ASP-
3月13日,东莞迎来了备受瞩目的2025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松山湖隆重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汇聚了来自机器人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更是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趋势的深度探讨。作为大会的重头戏,颁奖典礼也随之拉开序幕,2024年东莞机器人行业的三大类奖项正式揭晓。
其中,核心零部件创新产品奖的获得者包括拓斯达的“高性能驱控一体控制器”、亚德客的“线性滑轨”、东莞康视达的“CST偏振POR系列光源”以及本润机器人的“新一代国产谐波减速器”。这些颇具创新元素的产品无疑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应用创新奖则授予了李群自动化的“大负载并联机器人”,三姆森的“多维外观检测仪”,以及济德精密电子的“车用穿缸件DHT150”和“12P穿缸件连接器”。这一些产品向外界展示了东莞机器人在应用领域的卓越表现。领军企业奖则颁发给了拓斯达、奥普特、天机智能、中睿智能和华盛控等七家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彰显了东莞在研发技术和市场应用中的引领地位。
当前,全球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速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东莞市政府针对这一趋势发布了2025年一号文件,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作为主题,积极地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落实制造业的根基建设。东莞凭借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已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吸引了200余家重点企业,培育出像拓斯达和奥普特这样的一线企业,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在大会的致辞环节,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名誉会长蒋仕龙指出,东莞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的潜在能力城市”中的第三名,应当紧抓人机协作时代的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并不断巩固产业优势,逐步推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实现。
大会的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环节内容丰富,热烈而深入。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做了题为《无人自主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产业政策》的演讲,深入剖析了无人自主技术在远程医疗和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拓斯达的行业销售负责人谭玄玄则分享了注塑行业的柔性工作站解决方案,通过注塑机与机器人相结合,可将上下料、镭雕、移印、码垛等多项工序串联成为标准工作站,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
百度具身智能赛道商务负责人徐良的发言也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他分析了东莞5000亿机械装备产业基础为具身智能技术提供的广阔落地场景,认为二者结合将加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圆桌对话环节的主题是“具身智能——开启人机共生新浪潮”。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张朋分享了其所属拓斯达公司新一代X5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的核心作用,认为它在智能与具身结合中充当了类似“小脑”的角色,推动工业机器人从“能干活”向“会干活”转变。
另外,华成工控的朱波博士强调了仿生灵巧手和传感器技术的巨大突破潜力,伟创动力的侯向东深入解析了一体化关节驱动模组在材料与工艺上的创新,并提出如何攻克成本与性能之间的矛盾。而爱吉尔机器人的贺喜则分享了动态环境感知技术的实践成果,为工业应用中的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恰逢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成立十周年。张朋在回顾协会发展历史时指出,协会不仅见证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智造之城”的转型之路,也通过资源整合、产学研协同以及生态圈建设,助力会员企业提升竞争力,加速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
此外,大会现场还设立了专业展区,集中展示了机器人领域最新的产品与技术,吸引了众多行业从业者驻足交流。拓斯达、华成工控、伟创动力等企业通过实物演示和案例分享,呈现了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行业前沿的平台。
东莞的机器人产业在创新与应用方面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无疑将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东莞的机器人行业必将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力争上游,为全球制造业的变革贡献智慧和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