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台儿庄大捷中不听指挥的汤恩伯究竟是胆大妄为还是运动战天才?

来源:火狐体育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5-03-28 04:26:01
台儿庄大捷中不听指挥的汤恩伯究竟是胆大妄为还是运动战天才?
产品详情

ASP-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然而此时山东省主席

  徐州管箍四省,自古兵家必争,徐州一旦失守,日军即可击破陇海路防线,夺取郑州,进逼武汉等地。而且,徐州也是京沪交通大枢纽,据之为基地可四面出击。

  徐州之战,远非一城一地之得失。韩复榘被军法处决,但日军已经到鲁南边界了。日军的谋略是先攻下台儿庄,再围取徐州。从台儿庄出发不用一天时间就可兵临李宗仁长官部所在地——徐州。

  津浦路正面洞开,蒋介石为安全起见,建议李宗仁把司令部从徐州迁到河南归德(今商丘)或安徽亳州。

  将司令部及兵力集中在徐州周围,进行内线作战是李宗仁既定的策略。所谓「内线作战」,就是列阵如圆形堡垒一样,与从外面进攻的多路敌人进行作战。看似被动,但在保证内侧交通线的情况下,可以互相穿插,对外围分散的敌人各个击破,不过这就要求在战场上灵活纵横,各个友军积极进行互相支援。

  当然,内线作战也有致命弊端,一旦打不好,包围圈会慢慢的小,有被围歼的危险。优缺点都摆在这里,很明确,要求有一支灵活机动善于捕捉战机的外围预备部队。

  说白了,就是内线筑墙力拼,咬死敌军,拿出一支在线内打穿插,然后线外放一支,游动寻觅战机

  就在李宗仁做出初步安排不久,一份军情令他皱起眉头:青岛失陷后,板垣师团沿胶济线西进,攻到潍县后转向南攻,连破高密、诸城,直指鲁南重镇临沂。临沂和滕县,好比徐州北面的两扇大门,实际上也就是内线筑墙的正面墙体。

  李宗仁急命庞炳勋带第3军团去临沂阻击日军。庞炳勋的第3军团死战之下伤亡惨重,很难继续支撑。这样一个时间段就需要之前说的打穿插支援的内线部队了。这支部队是张自忠的59军。

  在张自忠奋力驰援下,临沂得以固守,但滕县失守了。这时作为外线预备队的汤恩伯和孙连仲的部队刚刚开过来。军情紧急,孙连仲部立刻就被填到了滕县。汤恩伯被摆在了外围,承担起寻觅战机反守为攻克敌制胜的重要任务。

  前一年南口大战后,汤升任第20军团军团长。按冈村宁次的说法,他与汤恩伯交战多次,对汤在一翼受攻击时仍敢于直插日军腰腹的战法颇为心悸,这指的是汤恩伯最擅长的侧击运动战。

  在抗战前两年,日本军部认为胡宗南第1军名大于实(毕竟在上海48小时就被打残了),汤恩伯的部队其实就是中央军的首席,也就是中国军队的王牌。当然,这是王耀武第74军还没冒出来之前,第18和第5军没有更多战绩的时候。

  汤恩伯率部步行到安徽阜阳。在阜阳休息了3天,接到了李宗仁命令,矶谷师团正从津浦线南下,立即北进。

  其实,一般的指挥官是不愿意用汤恩伯的,因为汤恩伯心高气傲,谁都不放在眼里,地方军和杂牌军的将领见了汤恩伯甚至噤若寒蝉。

  能顺畅指挥汤恩伯的除了蒋介石外,也就是陈诚。此刻,李宗仁命令汤恩伯拦截枣庄的日军,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但是,此时的有生力量非汤军团莫属,灵活使用该军团也符合「内线作战必须掌握强大机动部队」的思路。

  汤恩伯却认为一上来就让自己的军团跟日军硬碰硬,没有一点技术上的含金量,还很有风险。所以,汤希望军团不要过早暴露番号,主力伺机而动。也许这也才是滕县被围时,汤恩伯只派出了少量部队的原因。

  不过,李宗仁很难这样理解。滕县一丢,好比外墙被踢破一个窟窿,内线作战面临着落空的危险。李宗仁几次电告汤恩伯,立即反身关门合围南下日军,待机攻击枣庄之敌。汤恩伯不遵将令,李宗仁不禁火大。

  汤恩伯认为「马上就掉头合围,时机远远未到,战术意义不大」,于是并不理会对南下台儿庄的日军,而是继续向枣庄而去。此刻日军第63联队第2大队一千多人,沿津浦线枣庄到台儿庄的铁路支线,一点点向台儿庄前进。

  台儿庄听上去是个小村镇,其实就是座四周有砖石城墙的小城。民居密集,且多为砖石建筑。

  枣庄方面汤恩伯的前锋关麟征部和日军陷入胶着,但汤恩伯叫部队保持对峄县的攻势,还命令枣庄方向王仲廉的部队,只派出一个团协助关麟征。随即李宗仁又急电汤恩伯立即全军南下台儿庄,孙连仲也给他发了求援电报。

  然而汤恩伯最后做出的计划是:保持对峄县的攻势,牵制矶谷师团主力,对枣庄方向采取警戒,王仲廉第85军主力仍在抱犊崮山区不动,关麟征第52军则慢慢向峄县与台儿庄之间的兰陵镇转进。至于救援部队,他只从关麟征和王仲廉的部队里各抽出一个团,再加上炮兵和骑兵部队,先期赶赴台儿庄。

  但这么做争议很大,大约有两种看法:一是汤恩伯避重就轻,怯于南下台儿庄;二是汤恩伯认为,只有等日军消耗完最大战力后,各部率军合击才能取得最好效果,所以他等待的不是「一鼓作气」和「再而衰」的日军,而是「三而竭」阶段的日军。

  汤恩伯思路独特,从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作战节奏,但他没向李宗仁及时地解释沟通,所以李愤怒不已。不过以后的战局发展,又证明汤恩伯决断准确。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批评汤恩伯手里掌握着5个师七、八万人,光来回跑,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怯战。汤恩伯在接受《扫荡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解释:敌人装备较我占优,故不宜迎头顶,更不宜集中兵力来死守一地,而应在运动中争取主动攻势,不时打击日军的侧背。

  不过在台儿庄取得大捷之前,李宗仁并不知道孙连仲到底还能顶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汤恩伯的通盘作战想法和计划。在最艰难的时刻,作为最高司令,他完全有理由抱怨汤恩伯,并不能因此说李宗仁沉不住气。

  枣庄的枪声终于沉寂下来,李宗仁于是不断发电报催汤恩伯军团南下,但汤并未立即执行。后来两边的通信联络一度中断。恢复后,李宗仁再电汤恩伯,叫汤军团主力必须迅速南下,如贻误战机,按韩复榘前例问罪!

  电报发出去后,李宗仁又给蒋介石去了一份,向蒋告状,说指挥不动汤恩伯。在武汉的蒋介石也着急了,亲自拟电汤恩伯,问他迟迟不南下是何道理,叫他一定要听从李宗仁的命令。

  在回电中,汤恩伯才作了一番解释,这番解释本来是应该说给李宗仁的。他说自己的部队一直在打运动战,牵制着南下支援的日军兵力,先打由峄县支援临沂的第10师团赤柴联队,后打由临沂支援台儿庄的坂本支队。

  再说说日本人这边,支队长濑谷启突然给矶谷廉介发来一封电报:「师团长,发现敌人兵力集结于后方……。」

  决胜时刻,李宗仁、程潜、白崇禧、林蔚(蒋待从室第一处主任)、刘斐(参谋次长)、徐祖贻(第五战区参谋长)等人都来到台儿庄督战。这场战役历时1个月,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汤恩伯抗命不遵,究竟是桀骜难驯,还是如日本人所说的擅长运动战?从整个战役过程来看,两者皆有之。

  首先,汤的确心高气傲。大战后孙连仲、汤恩伯、田镇南、冯安邦、黄樵松、张金照、池峰城、王仲廉等11人同时获得勋章。在现存合影中能够正常的看到,11个人里汤恩伯站在了最中间,连李宗仁都退到他的一边。这份傲气,啧啧!

  汤恩伯喜欢单干确有问题。几支部队一起打仗,打着打着汤恩伯会突然就自己玩了,军团司令往往调动不了,这在集团作战时很要命,也很令长官抓狂。

  然而仅就台儿庄一役,我们从研究战史的角度来看,汤恩伯处置敏捷,切合时机,几次临机决断灵活跳至外线,是台儿庄大战胜败的关键之一。

  可以这样评价,汤恩伯的确是骄兵悍将,说他不服从指挥没冤枉他,但是能料敌先机,灵活穿插,以动制敌也真是他的强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实力女演员逼婚失败?张凌赫私联睡粉?王鹤棣虞书欣闹掰?张颂文扔粉丝信?姨太问答

  心理学有个词叫蔡格尼克效应:让人对你念念不忘的底层逻辑

  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太老实了,博主谈把孩子当成“土匪”养,长大后或许更容易成功

  三星Galaxy S25 Edge或配2K屏,Exynos 2600芯片曝光


上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
  • 地址:苏州相城区东桥聚民路68号
  • Tel:0512-66159259 Fax:0512-66159269
2002-2022 火狐体育app官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113529号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